網頁

2013年2月23日 星期六

飯前香蕉百病消!太厲害了!



朋友寄給我的網路文章,跟大家分享。

東京大學教授山崎正利利用動物試驗,比較了香蕉、葡萄、蘋果、西瓜、菠蘿、
梨子、柿子等多種水果的免疫活性,結果證實其中以香蕉的效果最好,能夠增加
白血球,改善免疫系統的功能,還會產生攻擊異常細胞的物質TNF。

山崎教授的試驗也發現,香蕉愈成熟即表皮上黑斑愈多,它的免疫活性也就愈高。
所以從現在開始要吃熟一點的香蕉唷!
香蕉不會使白血球盲目增長只有在數量少的時候才會大幅度加。

因此,專家們研究認為,香蕉具有的免疫激活作用比較溫和 , 在人體狀態健康時
並不會使免疫力異常升高。但對病人、老人和抵抗力差的體弱者則很有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妨每天吃1~2根香蕉,透過提升身體的抗病能力來預防
感染,特別是預防感冒和流感等病毒的侵襲。

山崎教授指出,在黃色表皮上出現黑色斑點的香蕉,其增加白血球的能力要比表皮
發青綠的香蕉強8倍。

 研究顯示,兩條香蕉,可以提供足夠能量維持 90 分鐘劇烈的運動。

但是,香蕉不單隻提供能量。還可以幫我們克服或治療好多病症和身體狀況,所以
我們必需把香蕉加進每天的餐單。

1. 抑鬱症

患抑鬱症的人,在吃過香蕉後,感覺好好多。因為香蕉含胺基酸,會轉化成血清
促進素,令人鬆馳、提升情緒。

2.   貧血:

香蕉鐵質含量高,能刺激血液內的血色素。

3.  血壓高:

香蕉含極高量的鉀,但鹽份低,最理想是降血壓。

最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宣佈,允許香蕉業宣傳:香蕉能降低血壓高和中風
機會。

4.  腦力:

在英國   Twickenham 就有 200 名學生,為了要提升腦力,幫助考試,在學期開始,
於早餐、小休和午飯,都吃適量香蕉。
研究顯示,含豐富鉀質的香蕉,能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對他們讀書有所幫助。

5.   便泌:

香蕉的纖 維 質很高,可幫助回覆腸胃正常活動,消除便泌,無需服用輕瀉劑。

6.   宿醉:

香蕉奶色加蜜糖可以即時解酒。香蕉鬆馳胃部,蜜糖提升血糖水平,抒緩精神和
製做炭水化合物。

7.   心絞痛:

香蕉對身體有一種天然的制酸性,有鎮痛作用。

8.   早上無精打彩:

早餐後午飯前,吃少量香蕉可保持血糖水平。

9.   蚊釘蟲咬:

用香蕉皮內部輕擦患處,可退腫消炎。

10.   緊張:

香蕉的 維 生素 B含量高,可幫助抒緩神經系統。

11.   超重:

澳地利心理學學校研究發現,工作壓力大,使員工會不斷進食巧力克和薯片去
抒緩情緒。研究員對5000 名醫院的病人
做研究,發體型肥胖的,通常都是司職壓力非常大的工作。

研究總結認為,要避免引起對抒緩情緒食物的慾念,就應該約每兩小時吃一點
高炭水化合物的食物,以降低身體內的血糖水平。

12.   胃潰瘍:

香蕉是調理腸胃失調的食方,因為香蕉有著柔軟的纖維而且柔滑。

對於長期患者來說,香蕉是唯一可以進食的未煮熟食物,而不會有不良反應。
香蕉還可以中和胃酸和減少疼痛。

13.   體溫控制:

在不同國家、地區和文化中,都有把香蕉作為一種「降溫」的果物,可以用作
降低身、心的熱度。在泰國,孕婦為了使嬰兒出生時有較為涼快的環境,臨盆時
就會吃香蕉。

14.   戒菸:

香蕉可以幫助戒菸。香蕉含維生素 B6 和 B12,也含鉀和鎂,可以複元戒菸者,
因為沒有了尼古丁刺激的影響。

15.   壓力:

香蕉所含的鉀,可以調節心跳使之正常化,從而將氧氣順利送到大腦,與及調節
身體的水份。當受到壓力緊張時,我們的新
陳代謝就會加快,因而使鉀的水平一降。鉀含量高的香蕉,正好作補充。

16.  中風:

據著名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的研究指出,長期吃香蕉,
中風死亡的機會率大大降低 40%。

香蕉的確可以治療許多疾病。如果跟蘋果比較,香蕉多四倍蛋白質、多兩倍碳水
化合物、多三倍磷質、多五倍 維 生素 A和鐵質、多兩倍其他維生素和礦物質。
香蕉也含豐富的鉀,是最有益的食物。
所以,應該把那句老句子改為:「一日一香蕉,醫生遠離我。」

猴子經常都情緒高漲和開心,應該是吃得多香蕉的原因。
還有,想皮鞋潔亮如新?嘗試用香蕉皮的裡面,直接擦到皮鞋,然後用乾布擦淨,
效果立見。真神奇的生果!

17.   香蕉緩解眼睛乾澀避免其過早衰老 :

在電腦前工作的人常常會覺得眼睛乾澀或紅腫、疼痛,如果每天吃一根香蕉,
就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這是台灣蕃薯藤健康網站的一篇文章日前告訴讀者的。文章中指出,香蕉保護眼睛
的功能:首先和其中含量豐富的鉀有關。人體攝入鹽份過多,會導致細胞中存留
大量的水分,引起眼睛紅腫。香蕉中的鉀可以幫助人體排出這些多餘的鹽分,
讓身體達到鉀鈉平衡,緩解眼睛的不適症狀。

此外,香蕉中含有大量的胡蘿素。當人體缺乏這種物質時,眼睛就會變得疼痛、
乾澀、眼珠無光、失水少神,多吃香蕉不僅可減輕這些症狀,還可在一定程度上
緩解眼睛疲勞,避免其過早衰老。

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麥當勞也能健康吃

 
昨天晚上朋友要上課,麻煩我「托嬰」那剛國小開學的小女兒,
我好心地想說慶祝她開學,問她要吃什麼,隨她選,
沒想到她竟然指定要吃麥當勞,
減肥中的我實在很難配合她的要求,但為了不用「食言而肥」,
想說帶她去,看她吃就好了,我在旁邊看書不要吃。

不過點餐的時候肚子竟然餓了起來,
突然看到看板上寫著「中薯可以換沙拉」,
想起營養師Mark教我的麥當勞減肥吃法,就來試試看囉!

我的餐是:爽健美茶、中薯換沙拉(和風醬後來沒用)、大麥克不加醬。

真的不加醬喔,單子他們還要另外打。
有沒有看到,還是經理親自幫我打單喔!

朋友告訴我,她女兒最近看國語日報說睡枕頭不好,所以現在都不睡枕頭,
我查了一下網路,原來是說「枕頭睡太高不好」(連結國語日報文章),
害我還花了十分鐘跟他講解一堂「健康睡枕頭」的課,
告訴她睡覺投靠枕頭的目的及正確位置。

突然,想到昨天在自由時報看到的文章:「就像得肝炎…常吃速食傷肝」,
就告訴她研究已經證實常吃速食會傷肝,就像得肝炎一樣,看她會不會因此立志戒掉麥當勞,
結果她跟我說:「我又沒有常常吃。」
唉!我就知道,說什麼肝炎嘛!
早知道就跟她說吃麥當勞會得肝癌,這樣她應該才會了解我的明白。


引用:http://www.mdnkids.com/uho_health/detail.asp?sn=669
高枕無憂? 婦人兩顆枕頭睡出頸椎毛病
【佛教大林慈濟綜合醫院】
  雖說「高枕無憂」,但真實生活恐非如此,因為枕頭高度若太高,易使頸椎的肌肉產生緊繃感,有時也會造成椎間盤受壓力過大,導致退化加速或突出。一名66歲婦人長期用兩顆枕頭相疊而眠,結果一年後竟然開始出現頸部疼痛,最後尋求藥物治療也無效,直到出現下肢無力無法行走及尿失禁情況,家人才趕緊帶到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檢查,發現竟是頸椎椎間盤突出惹禍。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陳金城說,這名婦人求診時表示,一開始還沒有那麼嚴重,只覺得頸部疼痛延伸至上背痛,幾天後陸續至診所就醫,並服用藥物治療,但情況仍未見好轉,想不到最後竟然出現四肢疼痛、雙下肢無法行走,且出現尿失禁情況。經由頸椎核磁共振影像顯示,婦人第七頸椎及第一胸椎椎間盤有明顯突出,並造成脊髓的壓迫。

  陳金城表示,婦人的母親因患有心臟疾病,平時睡枕頭都很高,原以為將枕頭墊高成二顆對心臟比較好,卻沒料到一年後如此不當的睡覺姿勢,竟是造成頸椎椎間盤突出的元兇。因突出的椎間盤位在頸椎第七節與胸椎第一節界線,而壓迫到脊髓神經使得脊髓病變,經由椎間盤切除後,裝置椎間融合器,術後婦人情況立即獲得改善。

  一般椎間盤突出較輕微時無任何症狀,剛開始有脖子酸痛,類似落枕的症狀,若進一步壓迫神經根而導致神經根病變,就會有右側或左側上肢的酸麻痛無力;若壓迫脊髓時,導致脊髓病變,四肢就會感到麻、痛、無力,有些人甚至會有大小便失禁問題。根據椎間盤突出而壓迫的位置,則嚴重程度就不同,因婦人壓迫位置主要影響下肢,若不趕緊處理,恐怕大、小便及下肢功能無法恢復,一輩子必須藉由輪椅代步。

  陳金城提醒,造成椎間盤突出原因,有些是因意外傷害引起,有些則是長期姿勢不良而造成的,民眾若有感覺脖子酸痛、落枕、脖子僵硬,短期內未見情況好轉,甚至合併有手腳麻、痛時,就應進一步到醫院接受檢查,確認脊髓神經是否受到壓迫。

  枕頭如何睡才正確?復健科物理治療師蔡明倫說,俗語說「高枕無憂」其實是錯誤的睡覺姿勢,因為枕頭高度若太高,易使頸椎的肌肉產生緊繃感,有時也會造成椎間盤受壓力過大,導致退化加速或突出。為了讓頸部得到良好的休息,最好選擇中間凹陷、兩旁微凸的枕頭,或使用浴巾捲成圓柱狀墊在頸部,才能讓頸部真正得到放鬆。


一樣吃三餐 為何差那麼多?

引用:http://pure-green.com.tw/healthcare.html

據日本食品標準成分報告:對菠菜中維生素C的含量進行了比較,
1950年,100克的菠菜裡面維生素C的含量是150mg,
1994年是13mg,
1999年只有8mg。

另據德國黑森林研究所在1998年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1985年以 來,
蘋果中的維生素C減少80%,
菠菜中鎂的含量減少了 69%,
馬鈴薯中鈣的含量減少了71%,
香蕉中葉酸和維生素B6的含量也分別減少了87%和93%。

所以現在竟然要吃二十倍的波菜,才有60年前的人所吃到的維他命C。


引用:http://truelovebyj.com/viewthread.php?fid=6&tid=9897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數據,一株菠菜所含的維他命C,
在1950年有150mg,
1963年有100mg,
1982年只剩63mg,
1994年又降低到13mg,
這是因為土壤的營養漸少了。

所以,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年代,只要天天吃3把蔬菜,
我們如果還是只吃3把,恐怕是只有他們的一把菠菜不到的營養量。




現代食物內所含有的營養素減少!

為了能夠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食物的產量,因而土壤沒有休耕,又大量使用化學肥料、
為了減少蟲害,增加作物良率,而改良室內栽培、
為了應付倍數成長的人口所需,將作物催生,提早採收、
為了怕天災歉收及經濟考量,將大量生產的作物儲存備用,導致存放時間過長等……
這些行為,都直接間接的讓我們所吃的食物,失去很多的營養素。
因此,儘管我們吃下很多的食物,但是所攝取的維生素或礦物質已經越來越少了。
還有,過早採摘和烹飪的不科學,也會使食物中營養素大量流失。




你怎麼處理食物?

研究人員做了一個食物烹調前後的營養素含量實驗,發現:
加工烹調前,該份菠菜的維生素C含量有65毫克,
加工烹調後,該份菠菜的維生素C的剩餘量為:
水煮1分鐘後剩餘75%,
水煮3分鐘後剩餘50%,
水煮5分鐘後剩餘35%,
也就是說,加熱處理5分鐘後,
菠菜的維生素C含量就減少了2/3。
光用水煮就這樣了,更何況煎、炒、炸、滷!!

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

就像得肝炎…常吃速食傷肝

引用:2013-2-18 自由時報


最危險速食︰薯條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美國一份最新研究顯示,定期吃速食除了會導致體重增加,也會對肝臟造成傷害,而且傷肝程度一如肝炎;而其中最危險的速食,莫過於薯條。
這個發表在美國電視節目「醫生」(The Doctors)的研究結果,最令人關注之處在於:即使只持續吃一個月速食,就會讓肝臟出現重大變化,其中添加額外成分的薯條特別危險。醫生歐登(Drew Ordon)在節目中指出,大家都知道薯條加了鹽又是油炸的,但其實還加了能使之看起來金黃酥脆的糖。此外,炸雞與洋蔥圈也特別傷肝,因為脂肪與飽和脂肪量會造成脂肪肝。
吃1個月 肝臟出現「重大變化」
令人驚訝的是,據歐登形容,這些速食導致的肝酶的改變,與肝炎類似。肝炎有導致肝衰竭之虞。
美國每天有16萬家速食餐廳提供食物給5000萬名消費者。歐登說,「我們都有罪」,大家偶爾都想放縱一下,但問題是有這麼多人把速食當主食,特別是兒童,「這就是重點所在」。
更慘的是,加點沙拉均衡一下也沒用。歐登警告,消費者應該特別注意被速食餐廳標榜健康或新鮮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都很可能被添加化學物。目前並未針對這些食物訂定明確規範。
歐登說,有些餐廳甚至在沙拉裡添加具有抗凍作用的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以免葉菜類食物枯萎;雖說吃一點點抗凍劑死不了,但消費者顯然也可以選擇不吃。



白木川一發牢騷:

今天在Yahoo!新聞上這篇報導,
也在RAY D. STRAND, M.D.的書「別讓不懂營養學的醫師害了你」Page 60讀到下面的話:

走出伊甸園後,我們的食物和環境就已完全改變。...
1970年,美國人的速食消費額是60億美金;2000年,消費額已經突破了1100億。...
這些因素意味著自由基已經比以往更加活躍,也更具有破壞性。

看來,人類的外食文化已經嚴重影響自己的健康了。



引用: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11491


常吃速食易傷肝 油炸薯條最危險



【華人健康網 記者羅詩樺/編譯】 2013年2月18日 11:16
薯條、炸雞香脆好吃,是許多人都難以拒絕的誘惑,不過這些高熱量的速食通常也是造成肥胖的元兇,除此之外,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指出,長期吃速食類的垃圾食物,對人體肝臟的損害甚鉅,程度甚至與肝炎差不多。
油炸速食吃多了不僅會增加腰圍,甚至還會傷肝。
油炸速食吃多了不僅會增加腰圍,甚至還會傷肝。
美國電視節目「醫生」(The Doctors)中歐登醫師(Drew Ordon)以薯條作為例子表示,薯條看似成份單純,實則經過油炸、灑鹽,且為了要看起來金黃酥脆還添加不少糖,吃下一包薯條不知不覺就攝取了過多熱量、鈉及糖份;另外如炸雞與洋蔥圈等炸物中的高量飽和脂肪,也會造成脂肪肝等危害。
歐登醫師也指出,速食可致肝酶產生改變,與肝炎形式雷同,而肝炎也有導致肝衰竭的疑慮。對於速食文化風行的美國人來說,無疑是對健康的一大警訊,在美國每天有16萬家速食餐廳提供食物給5000萬名消費者,其中甚至有許多兒童甚至將速食當正餐吃,長期下來對健康十分不利。
就算是在速食餐廳多點一道沙拉都不見得能吃的健康,因為食材中或許含有人工添加物,例如具有抗凍作用的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用以避免葉菜類食物枯萎。歐登醫師表示,雖然食用此類物質並不會立即出現對健康的負面危害,不過人工添加物還是少吃為妙。


2013年2月17日 星期日

蔬菜的營養價值,在過去和現今竟然如此不同呢?


引用:http://www.cool3c.com/article/64688

日本文部科學省所發表的「日本食品標準成份表」顯示,測定出來營養成份數值一年不如一年。以1982年與2000年做比較,每100公克胡蘿蔔內維他命C含量由7mg降到4mg;馬鈴薯內維他命C含量由20mg降到15mg;波菜則由65mg降到35mg。其他蔬菜方面:


綠色花椰菜:從160mg降到120mg

白菜:從29mg降到24mg

白蘿蔔:從15mg降到12mg

豆芽菜:從16mg降到8mg

洋香菜:從200mg降到120mg

苦瓜:從120mg降到76mg

韭菜:從25mg降到19mg

日本油菜:75mg降到39mg

甜椒:90mg降到57mg

紫蘇:從55mg降到26mg

除了維他命C外,維他命A及鐵質、鈣質都有每況愈下的趨勢,如果拿1950年發行的成份表做比較,波菜每100克維他命C含量是150mg;1982年降至65mg;2000年只剩35mg,約為50年前的1/5。鐵質方面1950年波菜每100克含量是13mg;1982年降至3.7mg;2000年只剩下2.7mg,大約也是從前的1/5。

營養成份不斷流失的原因主要是化學肥料的使用過度,造成土壤養分減少,影響蔬菜的成長吸收。另外人工栽培及提早採收也會造成同樣的問題。蔬菜的養分會在烹煮過程中流失,現在蔬菜本體中營養也未必是足量的情況下,容易導致人們營養不良的情況產生。

日文原網頁:http://news.mynavi.jp/c_career/level1/yoko/2013/01/post_2874.html

2013年2月15日 星期五

揪出7種沒你想像健康的食品!


2013-02 康健雜誌171期

健康,儼然已成為目前全球最重要的消費趨勢,人們更加在意食品對身體的保健作用。

國際大型食品廠商,也無法忽視消費者高漲的健康意識。

出產士力架、M&M 巧克力的瑪氏公司,今年在英國首度推出低熱量的巧克力。其他如亨氏、卡夫食品、星巴克等食品大廠,也同意將降低自己產品的含鹽量。

美國超市裡,從低卡吐司或瑪芬、無糖果醬、低脂優格,到各類低鈉罐頭,你想得到的產品,幾乎都有比較健康的選擇。

而在台灣,年產值六千多億新台幣的食品工業,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提高,產品也逐漸健康化。

在賣場逛一逛,到處可見「低脂」、「低糖」、「零卡」等產品,甚至「高鈣」、「無添加」、「幫助消化」等承諾字眼。

有產品甚至告訴你,吃了幾片餅乾,等於攝取多少膳食纖維。或喝完飲料,等於吃到多少份量的蔬果。

不過,吃健康的食品愈多,代表我們愈健康嗎?

其實並不然。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胡丙長(Frank Hu),在《美國營養學院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College of Nutrition)》發表的研究指出,過去幾年美國人脂肪攝取量減少了,但第二型糖尿病與肥胖的人,卻顯著增加。

研究人員認為,過去幾年全球盛行減脂才是健康的觀念,卻造成碳水化合物與糖分的攝取量大幅提高,可能才是威脅健康的最大因素。

許多宣稱健康的食品,其實暗藏陷阱,其中又以減脂、無添加和含膳食纖維等產品最為常見。

例如,標示「Light」的減脂美乃滋,雖然脂肪降低了,但糖的比例提高,更比原味美乃滋多了防腐劑與修飾澱粉等人工添加物,攝取過量,對人體會增加負擔。

而總會強調「無添加」的麵包、餅乾等,翻過來看營養標示,裡面仍有乳化劑、麥芽糊精等化學名稱。到底「無添加」是什麼意思,沒人知道。

另外,寫著「含膳食纖維」的藍莓燕麥小餅乾,纖維含量雖符合規定,但整包油脂卻高達5.3 份,將近成人女性一天建議的油脂攝取量九成。更別提成分寫著的藍莓「風味」顆粒,並不等於天然的藍莓果肉。

表面強調健康訴求,產品裡卻又要額外添加,其實和廠商考慮口感有關。

常與食品業者接觸的臺安醫院健康事業發展部營養師劉怡里解釋,有些廠商在製作產品時,首重「適口性」,也就是口感與風味。其他健康訴求如鈣質、纖維、多種礦物質等,大部份是後來才加上去的,可以讓產品賣相更好。

雖然, 這些屬於營養宣稱(nutritional claim)的字眼,政府有規範,消費者都可以從成分與標示裡,找到答案。例如「高纖」食品,每100 克的膳食纖維含量需達到或超過6克。不過,台灣消費者最多僅看總熱量,並不會細看營養標示與成分。於是業者不斷替產品編織美麗的承諾。

其實,消費者心態也可議。美國知名飲食作家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 在《食物無罪:揭穿營養學神話》一書中,認為時下流行的「營養主義(Nutritionism)」, 也就是歌頌或排斥單一幾種營養素的思維,其實有利於商人。他們只要在產品添加或減少單一營養,就可宣稱健康,吸引消費者購買。

然而,《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AMA)》曾在一篇評論裡直指,「你愈在乎營養素,就愈可能吃到不健康的食物。」

記者多次走訪賣場,從一般人最常購買的點心、飲品中,發現不少標示不清或民眾容易誤踩的陷阱。《康健》請教不同專家,一探宣稱健康的食品背後的祕密,教你如何避開陷阱,當一個聰明的消費者。

2013年2月9日 星期六

新熱量速查輕圖典(增訂版)

在減重控制糖份攝取期間,
營養師朋友MARK推薦我這本書:新熱量速查輕圖典(增訂版)
來做為我每天飲食的參考書,
裡面除了有份量、熱量的數據外,
特別還有GI值,
可以知道哪些是容易造成血糖上升的地雷食物。

餓,很多時候並不是真的飢餓,只是因為「想吃」... .




,很多時候並不是真的飢餓,只是因為「想吃」而產生出來騙我們去吃的幻覺而已。

~只有半個月而已,就會瘦回去了,
~卻要個把月才有辦法瘦回去。

減肥的重點不在於體重究竟能少多少公斤,而在於減肥後的體重究竟能維持多久。

我吃故我在」(I eat so I am)只是我過去憂鬱的寄託,
吃為健康、健康為吃」(Eat for Health, Healthy for Eating)將是我將來快樂飲食的新原則。

by 白木川一

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熬大骨補鈣 不如來杯熱牛奶

引用:2013-2-8 自由時報


文/楊榮森
在寒冷的季節裡,吃一鍋熱騰騰的火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曾有民眾問︰「我用大骨熬成的高湯當火鍋湯底,是不是也能補充鈣質?」雖說攝取食物補鈣是常見的補鈣方式,但若只是喝大骨湯進補,未必可獲得足夠的鈣質,不如天冷時,喝一杯暖呼呼的熱牛奶,補鈣效應比較高。
骨骼是人體重要的構造,負責支撐體態、保護其他身體組織,因此維持骨骼健康十分重要。隨著年齡增長,骨骼健康狀況也會產生變化,可能面臨骨質流失的問題,最嚴重恐將導致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雖然好發於更年期女性,但其實女性在35歲以後,骨量就開始減少,每年平均約減少0.5%至1%,若不及早注意鈣質攝取、顧好骨本,就可能提早陷入骨鬆的危機!
根據國內之前的一份調查發現,約有8成5的35歲左右的輕熟女族群,常生活忙碌、飲食攝取不均、熬夜加班、沒有時間運動,卻忽略這些都是可能傷害骨骼健康的生活型態。
若又沒有儲存骨本,長期下來就可能造成骨質流失、骨鬆提早報到。
骨骼健康與鈣質攝取息息相關,除日常飲食均衡外,乳製品是補鈣的最佳來源,乳糖和酪胺酸成分可促進鈣質吸收,不但可預防骨鬆,適當的蛋白質也可以增加身體肌力,並改善骨骼健康。
另外,維生素D、鎂和鋅都能夠促進鈣質吸收,若缺乏這些微量元素,即使補充再多鈣質也無法被人體利用。幾乎80%的維生素D來自於陽光,也建議輕熟女們可多曬太陽。
在台灣,每5位50歲以上的婦女就會有一人因骨折才發現患有骨質疏鬆,顯示台灣婦女骨鬆預防的觀念不足。
其實只要有及早存骨本的觀念,改變生活作息以及營養攝取的方式,多喝牛奶,加上規律的運動,還是能夠預防老年骨鬆。
今年世界骨鬆日的主題為︰「不再骨折」,建議骨鬆患者應及早接受治療,同時也建議更年期婦女定期回醫院做骨密度檢測,不僅預防骨鬆骨折,也能降低二次骨折再發生的機率,遠離骨鬆威脅!
(作者為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骨科醫師)


白木川一發牢騷:
我聽過很多吃維骨力對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改善有用的見證,
卻從來沒聽過吃豬腳、雞腳補充膠質可以改善骨頭問題的案例。
也許是我孤陋寡聞吧!

2013年2月7日 星期四

〈醫學研究〉腸道好菌多 實驗鼠不易變胖

引用:2013-2-7 自由時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形成「易胖體質」的原因為何?一直是民眾關切、科學家也想解開的謎題。台大生化科技系教授潘子明領軍的研究團隊發現,萃取自人類嬰兒糞便的副乾酪乳酸桿菌(NTU101),可以讓吃高脂飲食的實驗鼠不易變胖。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助理教授蔡宗佑表示,這項實驗將同樣給予高脂肪飲食的大鼠,以8隻為單位,分成幾組,給予不同型式的補充品。
6週後發現,相較於服用普通豆乳的大鼠服用菌粉,或是服用含菌發酵豆乳的大鼠體重增加速度較慢,周邊及內臟脂肪重量也較輕。研究團隊認為,這些大鼠不易胖,可能和體內的血清瘦素增加、發酵豆乳中異黃酮濃度較高有關。
蔡宗佑解釋,肥胖的微生物理論之一認為,腸道中的優勢菌種如果不對,例如陰溝腸桿菌,會提高消化道的發炎反應,進而使脂質代謝異常、體重上升。這次實驗讓好菌成為優勢菌種,結果有效降低大鼠的體重增加速率,符合此理論的預測。
蔡宗佑建議,如果服用含有益生菌的食品,最好在飯後吃,飯後胃內酸度下降,益生菌比較容易進入腸道。此外,如果同時有服用抗生素、或吃有殺菌功能的食品,益生菌效果也會較差。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祝年豐提醒,人人都希望肥胖問題能有簡單的解決之道,不過肥胖是很多因素造成的,畢竟人類的飲食和生活,無法像實驗大鼠一樣完美地控制,想知道用於人是否一樣有效?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推論。

2013年2月5日 星期二

牛津大學給女人及男性提出的健康指南!


牛津大學給女人提出了16條健康指南: 
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對130萬女性長達13年的跟蹤研究發現,許多疾病的產生與女人的生活方式有著直接關聯。由此,他們給女人提出了16條健康指南。 

1.
儘量別喝碳酸飲料。 可樂等碳酸飲料中含有磷酸鹽形式的磷酸,它會影響鈣的吸收。一項關於骨質疏鬆症的研究顯示,一周喝5汽水,包括4罐可樂,年齡較長的女人骨密度會降低4%所以女人儘量不要喝碳酸飲料。 

2.
不要太瘦。 理想的體重指數約為24。體重指數BMI的計算方法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的平方。如果低於這個體重,就會影響生育。例如體重指數小於18.5的女人懷孕的概率會更小。此外體重指數小於19的女人更易患骨質疏鬆症。&! nbsp;

3.
多吃香蕉。 1/4 的中年女 人正經歷著抑鬱和焦慮。抑鬱的發生,通常是因為體內缺乏快樂激,即複合胺造成的。而複合胺的缺乏是因為攝入氨基酸、色氨酸的攝入不足,人體無法合成這種氨基酸,只能通過食物來攝取。補充色氨酸要多吃火雞! 、乳酪、李子和香蕉等。因此專家建議,女人最好一周吃411香蕉。 

4.
少飲酒。女人每天喝一杯酒,患乳腺癌 的幾率就從9.5%升至10.6%。此外,喝酒也可能引發其他癌症。目前,專家還沒有明確給出飲酒量的安全範圍,但他們建議,儘量不喝或少喝。 

5. 30
歲前完成生育。 研究發現,女人在20歲至30歲之間生孩子,乳腺癌發病率會降低7%。母乳餵養12個月,乳腺癌等疾病發病率將降低4.3%。這是因為,懷孕和哺乳可以降低雌激素水準,也意味著降低了癌症風險。同時,膽囊疾病的發病率也會降低7%。母乳餵養超過13個月,女人患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會減半。 

6.
堅持負重訓練。 一生當中,70%的女人都會遭遇背痛。如果你正經歷著疼痛,最好的緩解方法就是多做啞鈴和杠鈴運動。美國專家建議,背痛的女人至少要堅持做16周的負重運動,其中12%的時間要做有氧運動,也能幫你緩解背痛。 

7.
當心胃部贅肉。 臃腫的胃部不僅難看,而且暗藏健康隱患,有10%的人遭受著腸燥症。更需要警惕的是,它往往是卵巢癌的徵兆,並且70%75%的可能性是癌症已經轉移到腹部了。如果胃部贅肉明顯且持續腹脹,必須! 及時就醫。

9.
不要太乾淨。 美國微生物學家通過大量研究得出結論:用普通肥皂和水洗手就足夠了,抗菌產品反而會起反作用。現在抗菌產品已經廣泛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像各種除菌香皂、洗手液和沐浴液等。女人作為家庭主婦,為了家人的健康,往往會使用這些產品。但是,這並沒有讓人們遠離流感和感冒,打破了體內的菌群平衡,並減弱了人體對細菌的敏感度,反而使得病菌在體內大肆作亂。在人體消化和營養吸收系統中,大多數微生物對維護健康十分必要。經常使用抗菌產品,會讓這些有益的微生物難以生存。 

10.
長期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藥。 此次研究進一步得出結論,短效口服避孕藥能降低子宮癌患病率,而且在停藥後30年內能夠繼續得到保護。研究顯示,女人連續服藥5年,患子宮癌的風險降低20%。連續服用15年,患癌幾率可降低一半。 

11.
喝紅茶。 牙齦疾病是導致心臟病的一個誘因。口腔中的細菌可以製造數千個微小的血液凝塊,會使動脈變窄,從而引發心臟病。如何保護牙齦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堅持喝紅茶。美國專家研究發現,紅茶能降低細菌活性,減少患牙病的幾率,從而減少患心臟病的風險。紅茶不僅能殺死口腔中的細菌,還能產生一種酶,它能使糖轉化成一種黏性物質,起到堅固牙齒的作用。 

12.
服葉酸 (Folic acid) 為了預防新生兒出生缺陷,懷孕的女人必須在懷孕的前12周服夠400微克的葉酸。此次研究! 同時發現,女人補充葉酸能減少患黃斑變性的發生。目前,哈佛醫學院研究證明,在持續服用葉酸、維生素B6和維生素B 12兩年之後,可以延緩器官衰老。 

13.
避免使用激素替代治療。 雖然激素替代療法可以防止心臟病、骨質疏鬆、潰瘍和腸癌等疾病,但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升高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僅僅使用雌激素替代療法可增加宮頸癌的風險,單獨使用孕激素替代療法會增加卵巢癌幾率。 

14.
不要吸煙。 吸煙女人患病幾率比不吸煙女人高出兩倍。煙鹼堆積在子宮黏液中,會降低身體對人乳頭瘤病毒的抵抗能力,從而大大增加患宮頸癌的風險。此外,吸煙還會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因此,不要吸煙,特別是女人。 

15.
想要孩子,多曬太陽。 很多女人之所以出現不排卵現象,是因為缺乏維生素D。孕產顧問分析認為,有50%的英國女人缺乏維生素D,其中! 12%的人沒有固定的排卵期。為此,耶魯大學的專家讓排卵期不規則的女人通過曬太陽來補充維生素D,結果顯示,她們的排卵週期有了明顯改善。因此專家建議,想要孩子的女人,要保證每天曬20分鐘太陽,就能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了。 

16.
當心妳的處方藥。 有些處方藥可能使你的皮膚對陽光更敏感,從而引發皮膚問題。這些處方藥包括抗生素、膽固醇類藥物、避孕藥、抗炎藥、治療痤瘡的藥以及治療高血壓和糖尿病的藥物等。如果你正在服用它們,出門時一定要格外注意防曬。   
12種對男性健康有益的食物: 
1.蕃茄 許多研究發現,不起眼的蕃茄卻有抗攝護腺癌的效果只是預防,就算罹患攝護腺癌,蕃茄也能減緩癌細胞的進展美國底特律芭芭拉.安卡馬納司癌症中心(Barbara A! nn Karmanos Cancer Institute)以罹患攝護腺癌的病人為對象,三週後發現吃蕃茄萃取物的那一組,癌細胞惡化、轉移的現象都明顯變慢。 

2.
黃豆 很多人都知道黃豆有植物性荷爾蒙,惠澤女性,殊不知黃豆對男性一樣的好。例如常吃黃豆製品的日本男人,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比西方男人低。而且黃豆對改善男性的骨質流失一樣有效。 
男性過了60歲,骨質也會開始流失,情況和更年期婦女一樣嚴重。而且多吃黃豆可以補充卵! 磷脂,卵磷脂已被證實與短期記憶力和學習力有關,台北市立慢性病醫院營養師周秀娟補充說。 

3.
南瓜子 男性40歲過後,大多數人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美國農業部詹姆士.杜克 博士實驗發現,讓攝護腺肥大的患者服用南瓜子的萃取物,確實減少了患者頻尿的次數,也改善了其他症狀。而且南瓜子也是維生素E的最佳來源,可以抗老化。 

4.
胡蘿蔔 胡蘿蔔也是對抗攝護腺癌的小尖兵美國哈佛大學南西.庫克(Nancy Cook)博士發表在《癌症(Cancer)》期刊上。她發現,體內所含有胡蘿蔔素濃度高的人和較低者相比,罹患攝護腺癌的比率是45%。胡蘿蔔也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5.
 海鮮可以增強性能力,好像的確有那麼一回事。研究發現男性精液裡有含有大量的鋅,體內的鋅不足,會影響精蟲的數量與品質。而食物中海鮮類的蠔、蝦、蟹的鋅含量最為豐富一顆小小的蠔就幾乎等於一天中鋅的需求量(15毫克),不需多吃,就能精力充沛。 

6.
大蒜 日本社會傾向認為大蒜可以增強精力,甚至有壯陽的效果,現在獲得科學證明,因為大蒜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所以被認為可以增進活力。而且大蒜中的大蒜素(allicin可以減少維生素B1的耗損,促進能量的新陳代謝,可以減少疲勞,營養師趙思姿指出。另外,蒜對男性第三大殺手的心臟病,相當有預防的效果。 

7.
高維生素C食物 男性在24歲後精子的質與量都在走下坡如果有一種不老藥能讓老化的精子再度充滿活力,那就是維生素C《食物神奇療效小百科》作者琴恩.卡波說。高維生素C的食物有奇異果、柳丁、橘子、青花椰菜、蘆筍等。另一方面,男性常處高壓狀態,更需要營養的幫忙。維生素C可以協助副腎上腺皮質素(一種抗壓力的荷爾蒙)的分泌,可以對抗壓力。 

8.
全麥麵包 說到壓力,男人常常不眠不休地衝刺事業,壓力不可言喻,卻用菸酒來掩飾勞累。其實壓力大時,營養素維生素B群非常重要。維生素B群包括B1B2B6B12和葉酸、菸鹼酸等,可以維護神經系統的穩定,增加能量的代謝,有助於對抗壓力。 全穀類的食物如全麥麵包、糙 米、胚芽米等,都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而且全麥麵包是複合性碳水化合物,可以緩慢釋放能量,具有鎮定的作用,使人放鬆、不緊張。 

9.
 腦部有75%都是水,脫水第一個影響到的器官就是腦,水分太少,會讓人疲勞、反應偏慢。偏偏男人常常一忙,就忘了喝水,就用飲料或湯補充,卻會徒增熱量,多了發胖的機會,營養師周秀娟觀察。因此她建議,在餐與餐之間要多喝水。例如一進辦公室,馬上就倒上500㏄的水放在桌上,有空就! 喝,而且在午餐之前就要喝完,一天至少要喝完兩瓶保特瓶的水(約2000㏄)。 

10. 
深海魚 壓力大,也讓男性罹患高脂血症、中風的年齡層降低。深海魚中的O me ga-3脂肪酸可以阻止血液凝結、減少血管收縮、降低三酸甘油脂等,對心臟血管特別有益。富含O me ga-3脂肪酸的魚包括鯖花魚、秋刀魚、石斑魚、鮭魚等,可以替換著吃,不過要記住一星期至少要吃兩次魚,美國心! 臟病協會(AHA)建議。 

11. 
綠茶 飯後喝杯茶,也對心臟有益。美國波士頓大學的研究發現,每天喝4杯茶,對血液循環有益,也可以降低心臟病與中風的機率。 

12.
紅 酒 如果非要喝酒,就喝紅酒。因為紅酒中葡萄皮的抗氧化物質多酚,留存在酒液中,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而且各種酒類相較之下,紅酒的普林(會使體內尿酸上升的物質)相當低。但酒類依舊有熱量,趙思姿營養師建議,每天還是控制在60㏄(約半瓶養樂多)以下。

2013年2月3日 星期日

減重新嬌點!Omeg3膳食纖維

引用: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11102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13年1月25日 09:00
「為什麼我的肚子愈來愈大?老是腹脹、便秘?」許多「大腹婆」深受此困擾,也因為如此,體重開始飆升。想要消腹、促進代謝、減重成功,第一要先淨腸胃,如果老廢的食物積存在腸道內無法代謝排出,持續吃進來的東西則會不斷堆積。此時,膳食纖維可說是清腸胃、排宿便、減重的好幫手。
奇亞籽同時包括80%不可溶性與20%可溶性的膳食纖維,同時還含有人體必需攝取的Omega-3 ALA必需脂肪酸。(圖片提供/慧緻公司)
奇亞籽同時包括80%不可溶性與20%可溶性的膳食纖維,同時還含有人體必需攝取的Omega-3 ALA必需脂肪酸。(圖片提供/慧緻公司)
新光醫院胃腸膽科主治醫院柯威旭表示,研究發現,9成以上的國人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平均每天的膳食纖維攝取量只有15~20g,還不到衛生署建議每天攝取量25至35g的2/3。近來因為年節將至,許多人參加尾牙趕攤,門診即發現,因腸胃道不舒服與便祕的求診患者愈來愈多,患者往往與膳食纖維攝取不足有很大的關係。
忙碌的現代人需要適時補充膳食纖維之外,如果同時還能補充到一些必需卻容易被忽略的營養成份,就能達到健康營養兼顧的加倍效果。一般膳食纖維可分為水溶性纖維與不溶性纖維,水溶性纖維包括植物膠,如燕麥、大麥、乾豆類、核果、根莖葉的蔬菜、車前子、愛玉子等。另有果膠,如蘋果和柑橘類水果、木瓜、梨、香蕉、草莓、乾豆類、綠花椰菜、紅蘿蔔、高麗菜、南瓜、馬鈴薯等。不溶性纖維則是存在於芹菜、筍類、根莖菜類、菜豆、高麗菜、及未加工的麩質、全穀類等。
目前有一種天然食物奇亞籽同時包括80%不可溶性與20%可溶性的膳食纖維,同時還含有人體必需攝取的Omega-3 ALA必需脂肪酸,優點為幫助改善腸道健康使排便順暢,此外,吸水會膨脹其體積和重量為原有之10-15倍大,可以延緩食物通過小腸的速度,因此讓人有飽足感,適合用在減重管理減少食量。
【建議食用方式】
1.不經洗滌與烹調,直接加入餐點中食用。
2.可以在穀類、餅乾、飲料和優酪乳等這些兒童、成人和年長者日常食用的食品中添加。
3.可以把奇亞籽直接撒在沙拉上添加到湯裡,或攪拌進各種飲料裡食用。
4.烘培麵包、蛋糕、餅乾時也可加入。
5.上班族可用開水泡成奇亞籽糊,加入奶昔或冰沙中。
6.在晚上以1:10的比例將奇亞籽加入水中快速攪拌,浸泡至第2天早上直接食用,或混入粥、牛奶、麥片、麵包和飲料等一起食用。
【建議食用量】:根據澳洲心臟協會建議,1天攝取15克,就含有成人每日2克Omega 3 ALA的攝取量。此外,食用時建議多攝取充足的水分。

午後3點才吃午餐 熱量消耗少4成

引用: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01/11224


【華人健康網 記者羅詩樺/編譯】 2013年1月30日 15:55
會不會瘦,不只要注意一整天吃了什麼東西,什麼時候吃也是關鍵;許多人1天3餐常因為工作或其他事務影響,吃飯時間不固定;尤其是對忙碌的上班族而言更是如此。然而午餐若總是拖到3點之後才吃,容易囤積脂肪在體內,也會比定時吃飯的人還要少消耗40%的熱量。
午餐時間到了,就要記得吃飯,小心太晚吃更容易胖喔!(圖片/取材自紐約《每朝新聞》)
午餐時間到了,就要記得吃飯,小心太晚吃更容易胖喔!(圖片/取材自紐約《每朝新聞》)
紐約《每朝新聞》報導指出,西班牙穆爾西亞大學與其他兩所大學共同進行的研究,讓420位過重或肥胖的西班牙人參加為期5個月的減重計劃,所有人皆需遵從指示吃地中海型飲食(高蛋白、優良脂肪、多蔬菜),但吃中餐的時間可以讓參與者自行決定,主要分為下午3點前與3點後兩大組。
經過5個月的實驗結果顯示,在3點前就解決午餐的組別共瘦下22磅,而3點後才吃的人瘦了17磅,相差了40%左右。同樣的飲食內容,卻有不同的瘦身效果,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助理教授福蘭克表示,較晚吃午餐的人,通常早餐也吃不多或甚至不吃,導致下午3點過後,代謝進入較緩慢的時段,卻攝取了更多熱量,讓身體一下子就將熱量脂肪都儲存起來,減少了熱量的消耗。
研究人員也有針對其他可能影響減重效果的因素做對照,例如總熱量攝取、食慾激素、瘦素的含量,與睡眠時間長短,不過在兩組中都沒有顯著的差異,因此推測用餐時間是阻礙瘦身的一大關鍵。不過,在各個國家由於飲食文化差異,因此研究結果也有可能受影響,不過別空腹太久,定時定量吃飯,絕對是各國皆適用的法則。

高鈉食物知多少?低鹽飲食4原則


引用: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9597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子倫/台北報導】 2012年11月21日 09:30
世界癌症學會發現,從飲食減鹽下手,就可降低罹患胃癌的風險。研究也指出,攝取過多的鹽分,不僅對血壓會造成影響,更容易導致心臟疾病或中風,且也有可能讓罹患癌症的風險升高。營養師指出,現代人常在不知不覺中就攝取了過多的鹽分,建議低鹽飲食可把握4原則,遠離疾病威脅。
低鹽飲食的首要觀念,便是嚴選新鮮的食品。
低鹽飲食的首要觀念,便是嚴選新鮮的食品。
台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鄭金寶營養師表示,減少鹽的攝入量、多吃水果和蔬菜,這些觀念或許是老生常談,但他確實對健康有重大的幫助。衛生署也一再呼籲食品標籤的重要性,因為有太多食物裡面添加了人們所看不到的鹽份。例如灑了過多鹽份的薯條、培根等,絕大多數在製作食物的過程中就內含過多的鹽份。
根據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食鹽過多讓英國人得胃癌的機率攀升。他們建議,每日容許的量最好不要超過6克,但調查也發現人們每天吃下超過8.6克以上的鹽。不僅在英國,衛生署食品衛生處同樣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要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一茶匙(6公克)鹽。
鄭金寶營養師強調,若長期食用高鹽量的食物,對肝、腎都會造成影響,且容易導致心臟疾病和中風等問題,因此,民眾應從減少飲食中的鹽下手,購買食物時,對包裝上的標籤也應仔細認清鹽分含量,替自己把關。他建議,低鹽飲食可把握4個原則,並且多認識高鈉的食物有哪些,盡量避免食用。
低鹽飲食4原則
  1. 採用新鮮食材,少用加工、醃漬、罐頭、乾酪及速食食品,尤其是泡麵中的料理包,通常含鹽量較高,應該盡量避免食用。
  2. 少用含鹽量較高的調味品與加工品,例如醬油、番茄醬、甜辣醬等。
  3. 利用特殊風味食物來增加或改善食物風味,如柳橙、檸檬、芒果、蘋果、甜椒、新鮮香菇、蔥、蒜、香菜。
  4. 選用天然新鮮的香料或無鹽調味料:糖、肉桂、五香、香草。
含鈉量高的地雷食物
★ 奶類:乳酪。
★ 蔬菜類:芹菜、海帶、紫菜;另外加工醃漬物如雪裡紅、榨菜、鹹菜、醬瓜、筍干、蘿蔔乾、泡菜等。
★ 水果類:蜜餞、罐頭水果。
★ 肉類:加工肉品如火腿、臘肉、香腸、肉乾、肉鬆、鹹魚、皮蛋、鹹蛋、魚丸、魷魚絲、豆腐乳、筍豆、加味豆乾。
★ 主食類:麵線、速食麵、鹹麵包。
★ 調味品:味精、蒜鹽、豆瓣醬、沙茶醬、胡椒鹽、海苔醬、味噌、雞湯塊。

2013年2月1日 星期五

談納豆及紅麴

引用:http://blog.udn.com/up2x64t62x06j/7215523


談納豆及紅麴

膽固醇過高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有密切的關係,而飲食、年齡、生活習慣都是影響膽固醇指數的重要因子,隨著指數提升,血液中過多的的膽固醇只堆積在血管周圍,造成血管硬化,久而久之、血管失去彈性,埋下了血管疾病的肇因。

一旦有「血管硬化」的現象出現,各種心血管疾病如:狹心症、心臟病、腦中風便容易隨之而生,而此些疾病亦都名列國人前十大死因之ㄧ。國人若要脫離此些疾病因子的威脅,除飲食少油膩、平時多運動來消除囤積在身體的壞膽固醇外,亦可以在飲食中添加一些紅麴或是納豆等降血脂的食材,從飲食中來調控膽固醇的代謝。

由於紅麴與納豆的特殊功效,讓市面上紅麴及納豆產品多的不可勝數,消費者在選購相關產品時應加以比較,或詢問專業藥師,徹底了解產品之成分與含量。最安全可靠且省時省力的方式,及認明通過「國家品質標章」驗證之產品,品質安全有保障。

 

關於納豆(Natto)

1986年,日本生理學教授須見洋行博士即發現納豆中含有天然的血栓溶解酵素,稱為納豆菌酵素,也就是納豆激酶(Natto kinase),它是納豆菌發酵大豆而生成的一種蛋白質。經研究,納豆激酶不僅能抑制血栓形成,還有很強的溶解血栓的作用。


紅麴~天然降血脂、血管清道夫~紅麴(紅糟)就是紅米經過發酵而來的物質
紅麴萃取物---Monacolin K, 類似降血脂藥“Lovastatin”
作用機轉:抑制體內膽固醇形成過程中的一個酵素: HMG-CoA還原酶

紅麴中亦含有…
Glucosamine:是合成結締組織所必需成分,提供關節及軟骨之營養。
Monacolin-K:可抑制HMG-CoA還原酶,故可抑制膽固醇合成,預防心血管疾病。

血栓終結者--------納豆
血栓原本就在身體中形成與分解,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及壓力的影響,血栓形成會加快,使分解變慢,累積後成為一種不溶性蛋白質的蛋白纖維,引起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對於健康的人,納豆也有防止血栓的作用,健康人血管內側細胞,會產生一種溶解血栓的前尿激活A(prourokinase),納豆可以活化它的作用。

服用納豆注意事項
納豆激脢會影響凝血時間,有服用抗凝血劑者宜諮詢醫師、手術前後不可食用、女性經期

輔脢Q10

引用:http://blog.udn.com/up2x64t62x06j/7215523


輔脢Q10 (coenzyme Q10)
Q10 的全名是輔脢Q10 (coenzyme Q10),所以也有人稱之為CoQ10。它的功能早在五十年前就被發現了,1957 年威斯康辛大學Frederick Crane 教授以及德州大學Karl Folkers,從牛的心臟中分離出橘色粉末狀的Q10,英國科學家隨後也從牛的肝臟中發現同樣的元素,並將它取名為「Ubiquinone」,這是由「ubiquitous」這個字衍生出來的,表示這個分子是「無所不在」的意思。在1960 年後,日本學者大力推廣Q10 在疾病應用。目前在歐洲、以色列及日本Q10 被廣泛的用來輔助心臟疾病的治療。

除此之外,Q10 還位於細胞內粒腺體的胞膜上。而粒腺體的主要功能像是細胞的發電廠,舉凡消化、細胞呼吸、肌肉收縮、運動等人體內各種的新陳代謝功能都需要使用能量,而粒腺體就利用氧氣及多種酵素持續製造及供給細胞能量(ATP)。Q10 在粒線體內參與能量的製造過程,也負責吸收氧化反應中產生的自由基,減少自由基對於粒線體的傷害。為細胞呼吸、電子傳遞、拮抗氧化作用的必要輔助酵素,是維持人體所有細胞與組織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此外也發現人體的所有細胞都含有Q10,而耗能高的器官像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脾臟、胰臟、和腎上腺等,Q10含量都很高。

那Q10 的有甚麼樣的功用呢? Q10 除了參與細胞能量的製造外,本身也是一種很強的脂溶性抗氧化劑,可以中和自由基對組織的傷害。2003 年Papucci 等學者的研究也發現,Q10 有拮抗細胞凋亡的效果。臨床應用方面最早是用在心臟疾病方面。目前已知可能的臨床功能包括:

1.心臟疾病方面:輔助鬱血性心臟衰竭、心肌病變、降低血壓、增強心肌強度、輔助心肌梗塞之後的恢復、高膽固醇血症、減少心絞痛及心率不整的頻率,降低化療引起的心臟損害。這就是你所知道的功用。

2.糖尿病方面:目前有兩個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服用Q 10 兩到三個月後,能有比較好的血糖控制情形。

3.癌症方面:可減少化學治療後的不適感。尤其有些化療的藥物會引起心臟毒性(antrhacyclines),Q10 可以某種程度上降低化學治療時對心肌及肝臟的傷害。另外有些研究發現乳癌患者的血液或乳房組織的Q10 有降低的情形,因此補充Q10 可能對乳癌患者有助益。

4.調節免疫功能,改善氣喘過敏症狀。

一定要「薄鹽醬油」嗎?


上上禮拜天(2013-1-20)看公視「好好吃實驗室」講到醬油的選擇。其中提到薄鹽醬油;邀請的專家提到:
根據國家標準中薄鹽醬油含12%以下鹽度,一般醬油鹽度約在15%至18%;
所以薄鹽醬油和一般醬油的鹽度好像是差不多的,
不過因為薄鹽醬油的味道比較淡,一般人反而一直沾一直沾,結果吃進去的鹽總量和吃一般醬油的鹽是差不多的。
所以我現在沾醬油都會稀釋,且用小碟子來注意總量。

Q10


Q10經過醫學界十多年來臨床研究顯示,對於心臟血管疾病特別是缺血性心臟衰竭、對於心律不整、高血壓等等疾病也有效果。既然醫學上發現Q10對於心臟衰竭既然這麼有用,而且又沒有副作用,那為什麼不是所有的醫生會推薦Q10呢?

根據醫學博士Ray D Strand的說法,在美國只有1%的心臟科醫生會建議心臟衰竭的病人使用Q10,有99%的醫生會開心臟衰竭的處方藥物,原因在於Q10是一種天然的產品,因此不能在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申請專利,而且使用Q10每天約花1美元而已,對於製藥公司並無太大的經濟誘因,因為製藥公司不會為了Q10這種天然產品花3億5千萬美元來取得FDA的核可。而舉例一個心臟衰竭用藥Bosentan,建議口服一天二次,每次一錠,每錠藥費 1,892新台幣。如果你是製藥公司,你會花大把的行銷費用來沒啥賺頭的Q10上呢? 還是利潤驚人的藥物上面呢?